本报讯 困境儿童是需要全社会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的对象。记者日前从省民政厅了解到,全省民政部门近年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力度,提升心理关爱服务水平,履行兜底监护职责,困境儿童福利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据介绍,目前我省已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连续4年提高养育标准,为困境儿童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机构集中和社会散居养育标准分别达到2110元/人/月、1405元/人/月,较上年分别提高135元/人/月、85元/人/月。
我省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着力提升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水平。目前,《困境儿童监护能力评估规范》和《留守儿童监护能力评估规范》两项省级标准正式颁布,民政部门指导基层工作人员确认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照护情况并定期走访探视,督促留守儿童父母与委托照护人签订委托照护协议。
省民政厅实施了“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和“青山陪伴助学工程”,为考入大中专和高等院校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资助;通过“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为孤残儿童提供手术、康复等医疗服务。指导各地开展“晋心护童·心理关爱”行动、“润心伴成长 同心护未来”主题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讲座等活动300余场。推动开展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落实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有关爱服务清单,建立重点流动儿童档案。联合省残联开展监测摸排、救助保障、康复救助、融合服务等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营造包容、支持和关爱困境孤独症儿童的良好社会环境。
为推进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我省开展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试点工作,确定太原市儿童福利院等为试点单位,面向社会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残疾儿童教育等服务。太原市儿童福利院设立首个面向社会招生的孤独症儿童专项班。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全部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11个市级儿童福利机构均建立就医绿色通道和心理关爱室,其中5个儿童福利机构成为残疾儿童的定点康复机构。(李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