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芳是长春市城建工程学校西藏部主任兼班主任。深耕教育一线25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融入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以家长式的关心关爱,温暖学生、凝聚人心,给西藏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与陪伴,被藏族学生亲切称为“朱妈妈”。
2018年9月,长春市城建工程学校开始承办西藏中职班,朱淑芳毅然接下西藏班的工作,成为学校首个西藏班的班主任并负责西藏来长学生的衣食住行。为了更好的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朱淑芳想出了好办法。
“我负责安排寝室得时候,特意从西藏各个地区挑选出一名学生,将他们分配到同一寝室。这是因为西藏不同地区的学生所使用的语言也存在差异,他们日常交流都用各自的方言,只有用普通话,他们之间才能顺畅沟通。为了促进他们用普通话交流,我把他们都分开了,对谁来说都是陌生的,只能学会普通话去交流。我还精心开展了‘小先生’课堂活动。挑选出在汉族诗词歌赋方面表现出色以及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让他们带领西藏学生诵读古诗、朗读课文。而西藏的学生能歌善舞,我就安排他们教汉族学生歌舞。这样在无形中就促进了他们的交融。所以我们学校孩子交流的都非常好。”朱淑芳告诉记者。
因为气候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一些西藏的孩子们不习惯,为了安慰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朱淑芳了解了西藏的风俗和孩子们的生活习惯,每到周末就会轮流带两个学生回家,带他们感受家庭氛围,在无微不至的关怀陪伴中“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悄然发芽。朱淑芳说:“我们和藏族孩子们做完藏族食物,会邀请汉族孩子也来尝一尝,过年的时候我也会邀请汉族孩子和藏族孩子一起过年,这样孩子们就能了解彼此的民族文化。藏族的服饰好看,我就让汉族孩子体验穿藏族服饰,这样他们彼此都是欣赏的。”
每年暑假,朱淑芳都要坐上三天两夜的火车,护送学生返回西藏。为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与家庭困难,她克服高原反应,坚持进藏家访。以爱育人促交融。朱淑芳说:“我们孩子是没有寒假的,寒假我们都在长春陪伴他们过年,等到他有暑假的时候,我们把学生送到拉萨和成都两个地区,送过去之后要进行家访,也让西藏的家长更多的了解内地的生活。”
朱淑芳对西藏的孩子关心无微不至,“不管有病或者有什么事儿,我都第一时间到,比如有的西藏学喜欢喝饮料,也没办法强制他喝水,我就给他买点冰糖、茉莉花茶,天天给他泡着喝,用它来替代饮料。”
“朱妈妈,你还好吧?我们很想念你哟。”“朱妈妈,有你我在长春有了家的感觉。”“亲爱的朱妈妈,好久不见,我在西藏祝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西藏班的孩子暑假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回到家乡的时间里,经常给朱淑芳她打电话问候,诉说他们对“朱妈妈”的想念。
记者:蔡琳
编辑:王童 责编:江莉、陈险峰
监制:王德辉、丁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