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数上沈阳】央地合作硕果盈枝 沈阳超额实现“双过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07:33:00    

上半年,沈阳市深入贯彻落实央地合作部署要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优化服务为保障,央地合作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新签约央地合作项目20个,总投资891.1亿元;新落地央企区域总部1家、子公司11家、分公司4家,合计注册资本11.8亿元,超额实现央地合作“双过半”目标。

项目引擎全速运转

投资动能强劲迸发

沈阳市建立并动态管理央地合作“谋划储备、招引签约、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四库体系。截至6月底,项目总数达224个,总投资5874.6亿元,构建起央地合作的坚实底盘。

谋划储备厚积薄发。储备项目134个,总投资2212.6亿元。其中,辽中区谋划项目数(19个)居首,康平县谋划项目总投资(397亿元)领跑全市。上半年已有20个谋划项目成功转化为签约项目。

招引签约量质齐升。招引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1021.5亿元。上半年新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891.1亿元。中国能建沈阳绿色燃料基地(320亿元)、沈阳全胜2×350MW热电联产(85亿元)等7个新签约项目被纳入省重点项目清单。和平区、铁西区、浑南区签约项目数(各3个)并列第一,康平县凭借中国能建绿色燃料基地项目以320亿元签约投资额拔得头筹。

开工建设提速增效。开工建设项目58个,总投资2625.9亿元,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5亿元。中国五矿沈阳和平湾国际社区(60亿元)、东风汽车小镇(10亿元)等5个新签约项目已迅速启动建设;大东区开工项目数(13个)、总投资额(593.9亿元)均居各区县之首;沈北新区本年完成固投额(24.3亿元)位列第一。

竣工投产捷报频传。上半年新竣工项目6个,累计竣工投产项目达8个,总投资14.6亿元,其中和平区通用技术精准医学管理中心、皇姑区腾鹰科技数字产业大厦等一批项目投入运营。

央企深耕布局加速

总部经济能级跃升

沈阳强化统筹协调,依托“央企之家”等平台,全力争取央企机构落户。

上半年,全市新落地央企区域总部1家(中国商飞东北区域总部落户沈河区)、子公司11家、分公司4家,合计注册资本11.8亿元。沈河区成功引入中国商飞区域总部及多家下属机构;沈北新区集中落户5家子公司,其中沈阳重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8.51亿元。中国铁建、中国石油、通用技术集团、中国华能、航空工业、中国电建、中国中车等央企均在沈设立新机构。

合作层次纵深拓展

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

沈阳市属国企挺膺担当,在服务央地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共建现代产业体系。在航空航天领域,揭牌中国商飞大飞机规模化东北(沈阳)区域推进办公室,支持沈飞民机、南航维修等供应链企业,推动攀钢钛业参与大飞机研制,保障东北首条C919航线开通。在新能源领域,总投资320亿元的中国能建沈阳绿色燃料基地项目签约落地,盛京资产积极组建秸秆收储公司保障其原材料供应。在未来产业布局上,签约中国电信法库算力中心(25亿元),航产集团联合沈飞等推进10吨级高商载无人货运飞机研制(项目公司已注册)。

深化央地资本融合。创新模式盘活国有资产,信达资产辽宁分公司投放2.85亿元,以“国企股东+国企托管”协同机制助力我市存量资产盘活。地铁集团完成东北首单险资合作项目(首期10亿元);成功举办国有资产质效提升合作推介会,推出45项优质项目;召开“央辽创投直通车”沈阳专场活动,对接辽宁振兴发展基金,助力中航华亿等我市4家创新型企业成功融资3.34亿元。

加强科技创新协同。通用技术集团战略投资东软医疗赋能高端医疗装备研发取得突破;驻沈央企的沈阳化工新材料中试平台、航空航天轻量化精密铸造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名单;航产集团联合沈飞民机、科德数控组建“大飞机结构件工艺验证中试基地”,破解国产大飞机复杂结构件加工瓶颈;积极征集并支持驻沈央企重点研发项目纳入市科技计划。

聚力攻坚再攀新高

奋力实现全年目标

沈阳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项目谋划招引精度、建设推进速度、央企落户力度等方面持续发力。下一步,将全力贯彻部署要求。

紧抓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项目“谋立推建”效能,力促10吨级无人货运飞机等重点项目落地,确保三季度末签约项目达25个、落地子公司达15户,保持全省领先。

深化企业对接。常态化开展央地合作“下午茶”活动,在“向上”“向深”“向实”3个方面提升对接能级,畅通我市企业与央企资本对接渠道,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拓展资本合作。复制推广与信达资产合作成功模式,加快组建总规模20亿元的不动产盘活基金,深化与中央金融企业在债务重组、产业并购、资产盘活等领域的合作,为全市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央地携手,硕果盈枝。沈阳正以“走在前、挑大梁”的担当,推动央地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迈进,为新时代东北振兴贡献力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黄超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