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5月20日,昆明市五华区红云街道举行“务实推进·协作共赢”社区托育研讨会。政府人员、行业专家、托育机构代表共聚五华区红云街道,在实地考察与深度研讨中,为红云街道探索出的“政府搭台+专业运营+群众受益”社区托育模式点赞,称其“既接住了民生需求的‘地气’,又彰显了创新治理的‘灵气’”。会上,云南省学前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唐敏教授也对红云街道托育服务试点项目给予高度评价。
权威声音:从“基础看护”到“发展支持”的升级路径
研讨会上,专家们围绕红云街道托育实践展开“头脑风暴”,既肯定阶段性成果,更勾勒发展蓝图。唐敏教授指出,0—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黄金期,红云街道率先突破“单一看护”瓶颈,通过引入专业早教、营养照护等服务,向“医育结合”“托幼一体”的发展型托育转型,这一探索精准对接了“幼有善育”的国家战略。她建议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弹性考核机制,通过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强化可持续性,推动托育服务与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同频共振。成都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务导师、麦芽社区托育创始人胡玉杰则从社区治理视角点赞:“步行可达的托育点天然具备信任优势,红云街道社区托育中心将托育服务嵌入儿童之家、未保服务场景,正是盘活社区资源的典范。”他建议进一步放大“地理近邻”效应,通过积分换时长、困难家庭减免等创新机制,实现社会效益与机构运营的双向平衡,为市场化托育机构参与社区服务提供新范式。
政策落地:破解“带娃难”的“红云解法”
专家们的肯定,源于红云街道托育试点项目的扎实实践。自2024年10月运营以来,该项目精准破解民生痛点。
精准布局,选址红辉社区龙泉俊园闲置用房,构建辐射周边多个居民小区的“15分钟托育服务圈”,让家长“下楼即达”。精准赋能,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专业机构,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等多元服务,融入早教课程与社交启蒙活动。精准普惠,对困难家庭实施费用减免,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群体推出实行服务积分换时长,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
未来展望: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
专家的“把脉”指明了升级方向,社区托育需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家庭协同”的治理格局,既要强化全流程监管确保服务安全专业,也要通过数字化赋能、多元化合作模式培育可持续发展生态。本次研讨会既是对红云街道托育实践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全省社区托育模式创新的新起点。未来,红云街道将以“务实协作”为动能,推动托育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设“幼有善育、老有颐养”的幸福社区贡献基层智慧。
掌上春城记者:张曦
责编:高杉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