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下雨天洒水车为何还要洒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1 19:54:00    

连日大雨,济南街头一幕让不少市民直呼“看不懂”:明明雨水哗哗下,城管部门的洒水车、高压冲洗车、洗扫车却“顶雨上岗”,穿梭忙碌。天公已然“泼水”,为何还要人工“加码”?这看似矛盾的举动,背后其实蕴含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科学逻辑和民生考量。现在,用科学视角,解开“雨天洒水”的认知误区。雨水不是“万能清洁剂”许多市民的疑惑源于一个普遍认知:雨水冲刷就能把道路洗干净,这其实是个误解。

雨水只能做“表面文章”。雨水能带走路面的浮尘和部分松散垃圾,但对于顽固污渍,如汽车滴漏的机油、餐饮油污、轮胎橡胶印记和深嵌缝隙的泥沙却无能为力。这些污渍经年累月沉积,附着力强,单纯靠雨水冲刷效果甚微。

雨水甚至会带来“新麻烦”。雨水冲刷会将尘土、杂物等汇集形成黏稠的泥浆层。如果放任不管,泥浆在雨后干燥板结,不仅更难清理,还会形成难看的污渍斑块,更重要的是,它会显著降低路面的摩擦系数,成为雨后车辆打滑、行人滑倒的安全隐患。

这时是“借雨”作业的黄金窗口期。雨水冲刷后,污渍“松软期”效率倍增。雨水浸润使板结的油污、泥土充分吸水软化,变得异常松软,附着力大大降低。此时使用高压冲洗车冲洗路面,能轻松将这些“顽固分子”从道板缝隙、路缘石边缘“连根拔起”,清洁效率是晴天作业的数倍。这就像洗碗时,先用热水浸泡油污碗碟,再冲洗会事半功倍一样。

天然降水助力,省水又环保。湿润的路面大大减少了冲洗过程中的清水消耗和扬尘污染。实践数据表明,在有效降雨条件下进行精准冲洗作业,比达到同等清洁效果的晴天作业可节约30%~50%的用水量。这是实实在在的“借自然之力,省宝贵之水”的绿色实践。

清除“泥浆层”,安全防患于未然。及时在雨中或雨停间隙,利用高压水流冲走刚形成的泥浆层,能有效防止泥浆干结后造成的路面湿滑,显著降低雨后交通事故和行人摔跤的风险,为市民安全出行“扫清障碍”。这相当于给雨后道路做了一次及时的“安全清创”。

冒雨作业不是资源浪费,而是运用科学方法,在最省水、最高效、最安全的时机,为城市道路进行深度“美颜”和“疗伤”。这背后,是城市管理者对精细化管理的不懈追求,是对市民安全与舒适度的切实保障,是对资源节约的责任担当。(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吕海丽 通讯员:张昊宇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