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今年出梅以来,安徽省降雨量稀少,各地出现程度不等气象干旱。目前安徽省各地气象干旱情况如何?安徽有哪些地方将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扎堆到来的台风对缓解旱情的作用如何?7月24日,针对大众关心的问题,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安徽省气象部门进行采访。
24日,安徽大部又是晴热暴晒的一天。
问题一:进入7月份安徽降雨量如何?
据安徽省气象部门数据,7月以来(7月1日-23日)全省平均降水量32.1毫米,较常年同期(180.6毫米)偏少82%,为历史同期最少。
分地区看,安徽北部降雨量更少、旱情更重一些。具体来看,沿淮淮北降水量只有9.3毫米,偏少95%,为历史同期最少;江淮之间57.3毫米,偏少68%,为历史同期第7少;沿江江南38毫米,偏少80%,为历史同期第5少。
问题二:安徽有哪些地方将实施人工增雨?
截至目前,宿州、淮北、阜阳、蚌埠、淮南、池州、滁州、宣城、芜湖、铜陵、六安大部、合肥大部、安庆大部、马鞍山大部和黄山市局部有增雨作业需求。
气象专家提醒,人工增雨作业不是“无中生有”,需要一定的气象条件才能进行。气象部门预计,24-25日安徽省南部、26日到30日安徽全省将有人工增雨有利作业条件,各地正密切关注天气情况,积极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助力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保障。
问题三:2022年的伏旱让人印象深刻,那么今年的旱情和2022年相比情况怎样呢?
气象专家介绍,2022年汛期降水持续偏少、高温日数异常偏多,自7月下旬起,淮河以南出现严重伏秋连旱,持续130天(7月22日-11月28日),中旱及以上日数达87天,为历史同期第二多(略少于2019年),区域性干旱过程强度位列历史第三位,次于1978年和1966年。
今年7月1日出梅后,安徽省持续温高雨少,气象干旱发生发展,截至7月24日,沿淮淮北、江淮之间东部和沿江西部中旱及以上,其中10个县(市)重旱。
与2022年相比,目前安徽省干旱主要位于沿江江北,综合来看今年干旱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及2022年。
问题四:最近一段时间,台风扎堆生成,它们对缓解安徽省旱情作用如何呢?
气象专家介绍, 7号台风“范斯高”将于24日傍晚移入东海南部海面,并向浙江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带沿海靠近,强度逐渐减弱。受其外围影响,27日至30日安徽省有一次降水过程,其中29日沿江江南部分地区有中雨。
不过,气象专家提醒,目前来看由于台风强度较弱,总体降水量不大,对旱情缓解作用有限。
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24日傍晚开始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对安徽省基本无影响。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9号台风“罗莎”于7月24日中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这样,就出现了7号、8号、9号三个台风共舞的现象。
气象专家提醒,由于台风路径还存在不确定性,气象部门正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并将滚动更新实时预报。
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 通讯员 吴然 摄影报道
编辑 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