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落实这些部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4:38: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操其要于上”,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分其详于下”,把握工作着力点。当前,我国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这要求我们要更加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部署,锚定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效应对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一。图为2024年12月2日,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的示范区线跨拦路港大桥建设有序推进,这是目前国内市域铁路最大跨度无砟轨道连续混合梁桥。 中新社发 钟鑫旺/摄

  牢牢把握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扩大有效投资,抓好“两重”建设,强化项目储备和要素保障。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工具,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加力支持公共服务投资,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展,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重大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布局,加大对补短板、强弱项和培育新动能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大力提振消费,落实好“两新”政策,推动消费扩量增效。抓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落实,实施好一系列能加力、可落地、群众有实感的增量政策,着力提升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水平,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放大新兴消费的带动效应。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聚焦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战略必争领域,强化布局引导和政策支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快突破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科技创新,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通过科技创新培育产业亮点,加快出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见,开展人形机器人、未来能源等重点领域产业创新工程,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聚焦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深入推进“五统一、一开放”,进一步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全面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建设,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加民生领域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强化重要能源资源托底作用,不断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推动修订招投标法,加强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保护。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城乡区域经济布局,更好服务畅通国内大循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统筹区域战略深化实施和区域联动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落实落地,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点。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好《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开展和美乡村项目建设。持续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战略,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鼓励地方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支持地方打造更多发展亮点,在要素保障、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等方面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内大循环更好牵引国际循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扩大自主开放。加快完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中欧班列、丝路海运、空中丝绸之路等品牌影响力。积极拓展国际经贸合作空间,充分发挥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等多边平台作用,用好世贸组织等多边框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着力稳定外贸发展,继续办好进博会、服贸会、数贸会等国家级重点展会,支持跨境电商加快发展,大力拓展绿色贸易,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大力提升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质量,在电信、教育、文化、医疗、金融等领域研究推出一批新的开放举措,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持续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持续强化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保障。更多立足国内,狠抓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牢牢掌握应对风险挑战主动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力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种业振兴行动。大力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应用,务实开展国际能源合作,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力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建立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统筹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强化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

  详见: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文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策划:陈有勇 审核:王兆斌 监制:牛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