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三个月的车,后视镜上被贴了‘代办驾照’的小卡片,撕都撕不干净!”近日,家住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王先生,一边清理车窗上的小广告,一边向巡逻民警抱怨。首府市民长期受“城市牛皮癣”困扰——从“办证刻章”“低息贷款”到涉黄招嫖信息,非法小广告不仅污染市容,更暗藏诈骗、制假等违法犯罪链条。
针对此类问题,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启动了集中打击违法小广告专项行动,以“打现行、端窝点、断链条”为目标,强力整肃这一城市乱象。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已办理相关行政案件47起,行政处罚60人。
多区联动 严厉打击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居民王先生反映,自己每晚将车停在路边,第二天总会发现后视镜上被贴上小广告。日前,新城区公安分局丁香北路派出所民警在巡逻中发现该情况,迅速调查走访并调取周边监控视频,最终锁定两名嫌疑人轨迹。经连续3小时蹲守,民警于凌晨两点将正在张贴涉黄小广告的姜某、王某抓获。二人明知所贴广告涉嫌诈骗,仍为牟利四处张贴。目前,二人已被依法行政拘留10日。8月28日,新城区公安分局万通路派出所民警在巡逻中发现两名正在张贴涉黄小广告的男子,目前这两名男子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8月28日凌晨2时许,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回民区分局民警辅警在巡逻时发现3名男子正在张贴小广告,遂上前将其控制,从3人身上查获大量涉黄小卡片。在集中打击违法小广告专项行动中,回民区公安分局共出动警力1200余人次、警车200余台次,联合社会力量500余人次,查处非法张贴小广告案件19起,行政处罚22人。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依托“日间巡查+夜间蹲守+群众举报”立体化整治机制,于8月31日凌晨抓获正在张贴涉黄广告的范某。经查,范某通过聊天软件接受“日赚百元”的兼职邀约,每张贴一张可获得6角钱的报酬。截至被抓时,其已张贴40张,被依法行政拘留5日。集中打击违法小广告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玉泉区公安分局已累计抓获18名违法人员。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区分局积极发动“青城义警”、网格员、商户等群防群治力量,强化线索摸排,实现精准打击。集中打击违法小广告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侦办相关行政案件15起。赛罕区公安分局巧报派出所民警辅警通过连夜蹲守,将正在张贴黄色小广告的李某某当场抓获,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赛罕区公安分局金桥派出所民警在巡逻中发现梁某某于凌晨张贴涉黄广告,依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
常态长效 铲除顽疾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和特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府公安将持续保持高压整治态势,强化动态巡逻、错时执勤和重点区域监控,健全“非法广告巡查纳入日常治安巡逻”机制,深化与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联动,合力斩断违法链条。
与此同时,全市公安机关将进一步优化“全民共治”模式,鼓励群众参与监督,构建常态化治理体系,切实遏制“城市牛皮癣”反弹,维护首府形象,守护群众安宁。
警方提醒
“很多市民觉得小广告只是‘烦人’,但实际上背后藏着诈骗、制假、涉黄等多重风险。”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陈杰提醒广大市民,要警惕三类违法小广告:
一是涉黄诈骗。100%的涉黄小广告是“引流工具”,扫码后通常会被要求支付“会员费”“保证金”,一旦转账,对方立即失联。
二是制假售假。“快速办证”类广告涉嫌伪造公文证件罪,购买和使用假证同样将受到法律惩处。
三是非法借贷。“低息贷款”类广告多为“套路贷”,申请人不仅需支付高额手续费,还可能遭遇暴力催收和信息泄露。
警方呼吁,广大市民应积极发现、举报张贴违法小广告行为,切勿尝试联系广告上的电话或扫码,以免上当受骗。
供稿单位:呼和浩特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