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医院“李九胜名誉主任暨山西名医工作室”成立。李九胜是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2024年3月17日开启援疆工作,成为兵团第六师奇台医院耳鼻喉科的一名援疆医生。此举成为晋疆医疗协作尤其是“奇台模式”的又一合作成果。
“奇台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人才输入+技术扎根+学科共建”的立体支援体系。
第六师奇台医院服务北塔山牧场、红旗、奇台农场等三个边境团场,为兵团维稳戍边发挥民生领域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山西省晋中市和大同市对口援助第六师奇台医院,计划内援疆医生和柔性援疆医生共十余人在第六师奇台医院工作。
从牧场到团场,记者在采访中,“王超”的名字被数度提及。北塔山畜牧一连卫生室乡村医生美兰说,王超医生每次来义诊都被牧民们团团围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二团援疆医生说,王超把受援医院的中医科从一个小科室帮扶成集治疗、煎药、康复为一体的大科室。
图为第六师奇台医院中医科。范丽芳 摄
王超曾是大同市中医院医生,2020年到六师奇台医院援疆。号脉、询问病情、开具药方……没多久,王超的医技得到当地民众认可,成了医院出了名的“红人”。为解决偏远地区牧民看病难,王超还坚持每月深入北塔山牧场义诊。
2021年11月,在王超推动下,奇台医院启用国医馆,将中医养生理念与传统文化融合,让这里成为中医文化传播平台。如今,已是奇台医院中医科主任的王超成为长期留疆、援疆的山西人。
为充分发挥援疆医生所长,奇台医院为其量身打造工作岗位,几年间,新增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其间,双方也积极探索合作模式。
2024年3月以来,李九胜通过“一对一”师带徒模式,开创性构建了“三维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在理论培训方面开展“精进讲堂”126场,在实践带教中创新“1+1+N”导师制,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引进新技术12项。其主导的“青苗计划”已培养2名能独立开展三级手术的骨干医师。
一组数据见证了李九胜的援疆成效:门诊量实现300%增长,年手术量突破505例,复杂手术占比达65%,患者外转率下降82%,累计节约医疗费用176万元。
李九胜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受访者供图
李九胜说,新成立的“名医工作室”将作为技术传承的孵化器,通过远程会诊、定期回访建立“永不撤离的医疗队”,持续为师市东线垦区、昌吉州东三县及准东开发区50余万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2010年以来,一批又一批山西医疗专家对口帮扶第六师奇台医院,援疆“奇台模式”为六师奇台医院的升级改造和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技术保障,成为山西和兵团的援疆品牌。2025年,六师奇台医院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