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带状疱疹疫苗可以预防痴呆?在家里闻气味就可确诊阿尔茨海默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5:54:00    

“我就站在你面前,而你却不知道我是谁。”这就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群体最真实的生存困境。40年来,该领域研究屡遭瓶颈。然而,近期一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研究,却点燃了希望的火苗。一针普通疫苗或许可以大幅降低痴呆症的风险?居家闻气味或可预测风险?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迎来新突破?



(一)带状疱疹疫苗可以预防痴呆?

4月初,全球主流媒体及卫生机构纷纷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帕斯卡尔·盖尔德塞泽博士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带状疱疹疫苗对痴呆症影响的自然实验》,其研究发现,注射带状疱疹疫苗7年内,可将患痴呆症的风险降低20%,且该效果在女性中更明显。

《卫报》、《纽约时报》评论称,该研究为“带状疱疹疫苗能够降低痴呆症风险”的假设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牛津大学精神病学教授保罗·哈里森博士强调:“若真能将痴呆症风险降低20%,这在公共卫生领域意义重大,因为目前我们几乎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减缓痴呆症的发病速度。”哈佛医学院医疗政策教授阿努帕姆·耶拿博士在《自然》杂志评论中写道:“这项研究意义深远,这种疫苗可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其公共卫生效益远超其他用途。”



被各界广泛讨论和高度评价的这篇论文,正是2025年4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帕斯卡尔·盖尔德塞泽博士等人,在权威杂志《自然》上发布的一篇题目为《带状疱疹疫苗对痴呆症影响的自然实验》的论文,他们究竟做了什么样的研究?


2013年,英国威尔士地区政府为当地居民接种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但是因资源限制,当地做了一个特殊规定,在2013年9月1日接种当天,仅为80周岁以下人群接种,超过此年龄者则无法接种,而这样就自然地把两群人划分开了。但也就是这样一个“无心插柳”的举动,在七年后为科研人员带来了惊喜。


团队分析了约28万人的健康记录,意外发现一组数据,在参与这个项目的样本中,七年内接种了带状疱疹疫苗的人群,患痴呆症的风险相对降低了20%。

为了确认这个结果的可靠性,团队还评估了其他会影响结论的因素,比如这些人中是否有因为频繁去体检而升高确诊几率的情况,或者有没有服用其他可能引发痴呆症的药物等,最后发现这些因素对研究结果都没有影响


另外,除了痴呆症外,研究人员还对患其他慢性疾病的几率做了数据对比。数据显示,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对其他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没有明显影响,也就是说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对痴呆症是有一个“专项抑制作用”。



无独有偶,2024年7月,牛津大学马克西姆·塔奎特团队在《自然医学》杂志也发表了类似研究报告。他们利用美国从停用减毒活疫苗转为使用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时间点,收集了在美国接种重组疫苗的约十万人的医疗记录,同样发现该疫苗可能与延缓痴呆症发病有关。


关于带状疱疹疫苗为何能对痴呆症起效,目前研究人员还没有解出答案。但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在他们的论文中提到了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性是,疫苗能够更广泛地激活免疫系统,也就是说当自身的免疫力提高了,可能患痴呆症的风险就会降低。另一种可能性是,带状疱疹病毒会激活炎症,而炎症可能促发痴呆症,所以注射带状疱疹疫苗之后,疫苗减少了因病毒引发炎症的可能性。



周叶斌(遗传学博士):“痴呆症,也称失智症。带状疱疹病毒疫苗似乎确实降低了失智症的风险,但具体什么原因我们仍然不知道。只不过从理论上来说,现在确实有越来越多的推断,是说病毒感染引发炎症,这样一个过程可能会增加引发失智症这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当然不光是带状疱疹被发现有这种风险,有人发现严重的流感病毒也可能增加这种风险。但是这些都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因为我们现在确实不太清楚它具体的生物机理是怎么样的,只不过有很多迹象显示它们有这样的一个相关性。”



(二)嗅觉测试可以检测早期痴呆症?

关于痴呆症,我们还注意到这样一则有趣的报道,介绍了现在研究人发明了一种嗅觉测试,这种测试可以发现早期的痴呆倾向。


,时长00:18


视频中,神经病学家汤姆·皮茨博士对这项嗅觉测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称这种测试没有创伤,没有什么并发症,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测试?



我们找到了这个测试的官方网站,其中详细介绍了测试的方法:使用他们创新的气味卡和一个在线程序,用30分钟就可以在家完成这个测试,然后就能得到关于大脑健康的结果。只要几张卡片,坐在家里,半小时就能完成,网站把测试描写得神乎其神,这个测试到底靠不靠谱?本着科学的严谨性,我们还是搜索了一下团队公开发表的论文。


2025年三月底,哈佛大学联合麻省总医院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报告》上发表了题为《阿罗姆哈大脑健康测试是一种远程嗅觉评估,用于筛查认知障碍》的文章,文中介绍了这款居家检测认知情况的测试,这个测试是一种包含了多个子测试的综合评估,简称ABHT。



由于这项测试还没有进入公开服务阶段,所以鉴证组没能取得这套测试的器材。我们只能根据文章的描述,总结了一下这个测试的过程。


被测试者会拿到一些不同气味的“刮刮卡”,里面包含我们熟知的薄荷、咖啡、柠檬等气味。被测试者需要根据网站的指导去闻特定的卡片,并根据提示作出相应的判断,比如识别味道,判断是否是重复的味道等等。在做以上测试的时候,被测试者还需要用0到10来评价自己闻到的气味的强度,以及用“我猜的”、“我不太确定”等程度词,来表示自己对所选答案的确定程度。



团队将研究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嗅觉功能是随年龄增长而自然衰退的,但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下降更明显。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对于气味的识别能力比认知正常的老年人要差,早期阿尔茨海默患者明显难以识别一些气味。团队认为,这样的结果可以发现那些可能存在早期痴呆倾向的人。


不过,这项测试目前还在研究阶段,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它的测试能力。


(三)手术可以治疗痴呆症?


近期,互联网中传出手术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了的信息,是真是假?经过搜索,我们发现,这是中国的一个医疗团队开创的一种名为“颈颅类淋巴分流疏通术”的手术,通过将患者脑部沉积的毒性蛋白通过淋巴疏通代谢,来延缓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保留住现有的认知功能,这项手术简称“疏尔术”。


该治疗过程需在颈部进行手术,旨在疏通脑部类淋巴引流,帮助清除沉积的毒性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从而延缓病情恶化,保留现有认知功能。



任振虎(上海九院颌面头颈肿瘤科医生):“‘疏尔术’属于头颈部淋巴外科范畴。国外学者提出了内淋巴瘤的系统,2015年,证实颅内有功能性淋巴管。2018年,国外学者首次证实了颈部淋巴的引流跟小鼠的AD(阿尔茨海默症)的进展是成正相关的。我们从2021年前后,就开始关注到这篇文章,然后做了很多验证,也跟中科院合作,做了很多理论上的验证,也做了小鼠、大鼠、小猪动物实验,最后我们在医院里过伦理。2023年过伦理,然后注册临床试验。2024年上半年,首次报道了“疏尔术”,这个手术就是在颈部做颈部淋巴外科来干预阿尔茨海默症,目前来看这是一种可能延缓该疾病发展的治疗。”


目前,该团队对于“疏尔术”的临床应用已有一年多,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任医生也表达了,目前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案例来验证。


制片人:梁茵

编导:杨新烨

编辑:于二丫 谢玉渟 曾令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