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一个成年人的血液流动,需要每分钟60—100次的心跳,而维持济南市70多家区、县、市医院间的血液流动,需要的是365天,日复一日,24小时不间断的坚守。
“开放性骨折、手术中出血、产后大出血……”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供血部工作人员夏寅兵说,五一期间社会人员流动变大,紧急用血的情况也比往日更多,对他们来说,五一假期反而是更加忙碌的一班岗。
“每天要接100多个电话吧。”电话在不停响起,一整天的时间,他们几乎都在血库,订血电脑和预约电话之间奔走。一个个订单,配发出一份份血液,由送血车送往各个医院。
五一期间,成分制备部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进行滤白、配平、离心、浆球分离、包装、成品分拣等多项繁琐的工作。红细胞要保持4-6℃,血浆要保存在-20℃的环境,中间的制备贴签等过程要保持低温,长期接触低温的血液,让成分制备部同事们的双手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炎。
二楼机采大厅的采血椅上坐满了正在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工作人员穿梭其间,观察机器的运转和献血者的状态,记录每一个过程参数。
59岁的李庆兰工作在采血一线,她迎接前来捐献血小板的爱心市民。李庆兰说,我们是沟通患者和志愿者的桥梁。
血液供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往往以“桥梁”自称,当桥梁足够宽广,也就成了岸的一部分。
副主任张学亮献血22次,献血量达8700毫升。在他的影响下,儿子用一本红彤彤的“无偿献血证”来庆祝自己的18岁生日。
安保部驾驶员魏庆强捐献全血14次、血小板32次,共计献血18400毫升,并于2019年12月在山东省立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血液病患者。在魏庆强的带动下,妻子和儿子也都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每年坚持献血。
在血液供保中心,还有许多荣获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和无偿献血金、银、铜奖的获奖职工。
“我们大概是早上七点多就赶往各区县的采血点,下午五点左右把当天采集的血液运输回来。”献血服务部的张珑向记者介绍着五一“假期”的采血计划。
全市每天需要近1000人献血,才能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采血车全年无休,越是假期,越是献血人员最多的时候。
“每一份血液都要经过几个小时的检验。”被称为血液质量“幕后侦察兵”的检验部,严把血液质量关。加样、洗板、加试剂,在工作的过程中她们的视线紧随机械臂移动,直到实验结束。
只要病人需要,血保人“全年无休,时刻待命”。
副主任曹艳民对记者说:“我们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服务,因为随时有人需要我们,我们会用责任与担当守护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像血液不会停止流动。”
(大众新闻记者 刘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