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作为资源型地区治理的探路者,以“翼”心为民为治理初心,通过机制、力量、效能融合,创建“三融共治”治理模式,全力实现“翼”心为民治理目标。
机制融通。针对群众“多头跑、重复访”痛点,以机制融合破题,积极打造“1+1+N”(综治中心+矿区合议庭+12个常驻单位)调解工作体系,实现治理资源高效协同。实现公安、法院、信访、司法等12个部门常驻中心,整合多名专业骨干协同配合法官、仲裁员、调解员、律师等力量打破壁垒,形成协同运转的法治生态圈。9大专业调解委员会覆盖土地、劳资、医患等民生领域,构建起“多部门集中入驻、联动办公”的模式,打造物理集中、功能集成的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为民服务现代化实体平台。以“一案一码、全程留痕”为核心,实现扫码提交诉求、办理流程全程可溯,构建“问题发现-精准分派-协同处置-双向反馈-效能评价”的全链条闭环机制。整合12345热线、信访、网格巡查等渠道数据,通过扫码实现查办状态、案件督办,形成“群众监督+领导督办”的双向压力传导机制。通过“三单两函”(“三单”:受理告知单、转送交办单、结果告知单;“两函”:工作提示函、风险预警函)工作机制提升运行效能,推广“五联”(矛盾联调、工作联动、风险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工作机制,实现问题解决效率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合力打造一支由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和自治区金牌调解员领航助力的专业调解团队,设立秀芬调解工作室、文兴调解工作室、“和渊”和“法智”调解办公室4个专业调解室;设置联合接访室(县级领导接访室)、会商研判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探索引入“雷蒙”工作室,通过直播间加速问题解决进程。持续开展见面会、通报会、恳谈会,邀请专业人士全程参与,强化县级领导对历史遗留重点信访案件的包案化解,依法依规解决群众诉求,全力推进信访案件办理。
力量融聚。 依托“乡安五事”(村民说事、书记理事、联动办事、闭环议事、法治评事)工作法,梳理矛盾纠纷、信访事项的合理性、可行性,由中心统筹联动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多元化解工作,以具有代表性信访事项的化解为案例释法,引导百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坚持在法律和政策框架下化解矛盾,实现“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针对准格尔旗拥有130多座煤矿、涉矿领域矛盾纠纷占比全旗各类矛盾纠纷70%左右的现状,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成立“矿区合议庭”,构建由旗委政法委统筹协调,矿区合议庭及自然资源、司法、矿区事业等多部门联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模式。打造“涉矿领域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站”,并覆盖全旗14个苏木乡镇街道;探索形成“一分两步三解”工作法(“一分”:找准矛盾症结,实行分类处理;“两步”:坚持调解优先,诉讼兜底;“三解”:行政纠纷化解到位,民事案件调解到位,信访矛盾疏解到位),充分保障村民合法权益,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全面推行“网格党小组+网格员+楼栋(单元、联户)长”微治理机制,网格员查报隐患、党小组召开“板凳议事会”研判风险、单元长收集社情民意,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各类矛盾诉求。
效能融智。 建立“翼”心为民智慧治理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为民服务全流程,通过数据驾驶舱,形成社会治理“全息图”。全面展现矛盾纠纷化解、信访办理的整体概况和关键性指标,实时动态掌握及可视化考核监督,使综治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为旗委、 旗 政府精细化分析研判提供依据,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有效推动矛盾纠纷的发现解决和信访法治化的深入推进。
建好用好群众说事议事平台, 通过约谈听民声、问民需、纳民谏、解民忧、定民谱化解矛盾纠纷。建立矛盾纠纷旗、乡、村三级闭环模式管理,形成上下贯通、高效联合动力。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并积极讨论、研究对策,形成多方参与的问题解决机制,确保群众意见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发挥“源头化解”优势,联动社区调委会、网格员、楼栋长等力量,聚焦邻里常见的矛盾纠纷(如楼道堆物、噪音扰民)、服务需求(如老人助餐、儿童托管等),避免“小矛盾拖大”。以“共享”破题,打造群众共治模式,激活社区资源、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重塑邻里关系,营造出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温暖社区氛围。
▼
来源:中共准格尔旗委政法委员会
编辑:郭娜
校对:吴卓群
审核:杨阳
终审:折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