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受持续暴雨影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出现洪涝险情,汹涌的洪水迅速波及至贵阳银行榕江支行。
汛情面前,贵阳银行榕江支行向险而行、冲锋在前,与风雨搏击、与险情赛跑,确保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汛期金融服务连续性,并迅速开启灾后重建工作,展现服务地方的初心与担当。
汛前预警 织密抗灾安全网
6月21日,星期六。天空阴沉,暴雨如注。贵阳银行榕江支行行长吴开业敏锐地察觉到持续降雨可能带来的洪涝风险,就拨通了该行工作人员郭达舟的电话,请他一起前往河边巡查守卫,防范河水倒灌危及支行安全。
接到电话后,郭达舟立即携带雨具,顶着急风骤雨赶到河堤现场。“河水汹涌浑浊,水位持续上涨,部分低洼区域已有积水,形势远比预想的严峻。”他说,支行就在下游不远处,一旦河堤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郭达舟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守卫工作中,与随后赶来的其他人员一起轮班值守,密切监视着河水的每一寸上涨,随时准备发出预警。然而,守护河堤尚未结束,新的任务接踵而至。6月22日,雨势稍缓但危机未除,郭达舟又主动参与到清理河堤淤积物、疏通河道的工作中。
随着雨情通报愈发紧急,上游水库泄洪压力增大,支行面临被洪水倒灌的直接威胁。“必须争分夺秒转移重要物资,特别是停放在低洼处的车辆!”接到通知后,郭达舟承担起紧急转移支行车辆的重任,他熟练地驾驶车辆,一趟趟往返于危险区域和地势较高的安全地带,在最短时间内将车辆全部转移完毕。
夜幕降临,为了实时掌握水位变化,郭达舟主动要求留下值班,并提议把自己安全的家“让”出来,成为受灾同事临时的避风港,自己则直接住在网点里,继续承担起通宵监控水位、巡查安全的任务,确保这个“家外之家”在洪水退去前的每一个夜晚都能安然无恙。
汛中保卫 勠力同心显担当
时间一晃,6月24日凌晨,贵阳银行榕江支行行长吴开业接到县政府的紧急预警后,立刻拨通了支行所有人员的电话,声音嘶哑却异常坚定:“全体人员,立刻回行!一楼所有设备、档案,必须马上转移!快!”
吴开业第一个冲进一楼大厅,立刻弯腰扛起一台沉重的设备,率先冲向楼梯。员工们紧随其后,打印机、电脑主机、成箱成捆地封存着无数客户信息和金融凭证的会计档案……一件件沉重的物品在大家肩扛手抬中,沿着狭窄的楼梯向上艰难移动。
6月24日上午10时,洪水弥漫了整个大厅,吴开业安排所有员工先行撤离,他选择最后一个离开。6月24日晚上8点左右,洪水带着它掠夺的痕迹缓缓退去,留下一片狼藉。吴开业再次“第一个上”,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灾难打不垮我们!
整整过了三天三夜,从风雨飘摇的河堤值守,到争分夺秒的资产转移;从最后一个撤离险境的决断,到身先士卒踏进灾后泥潭的坚持……吴开业突破了自身体力的极限,用责任为员工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天空,为单位资产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堤坝。
汛后重建 金融支持保民生
上游洪水汹涌而至,贵阳银行榕江支行市场部经理孙琦苏同样冲在最前面。他协助转移设备、搬运沙袋,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在一次搬运物资中,孙琦苏不慎刮擦到尖锐物品,脚上被划开一道深口子。同事劝他立即休息处理伤口,他却摆摆手:“皮外伤,不碍事!现在情况特殊,能帮一点是一点。”在同事的帮助下简单止血包扎后,他拖着伤腿,一瘸一拐地继续“游走”在支行的各个角落:或帮忙传递急需物资,或协助清点排查网点受灾资产,或安抚受灾同事、客户情绪。
作为市场部的负责人,孙琦苏深知灾后重建刻不容缓。贵阳银行作为榕江县首家恢复营业的金融机构,更是需要扛起灾后金融支持这面大旗。洪水尚未完全退去,通信刚勉强恢复,他便强忍着身体的创伤与折磨,开始联系支行的重要客户,尤其是受灾严重的农户和小微企业主。
“王老板,厂子进水情况严重吗?设备损失大不大?”“别担心还款的事儿,行里给了特殊政策,专门帮扶你们。”“李大姐,大棚被冲垮了多少?恢复生产需要多少资金?”……孙琦苏与受灾客户不间断联系,积极收集着灾后重建的第一手资金需求信息。
在总分行全力统筹与帮扶下,孙琦苏带领榕江支行市场部团队迅速启动灾后贷款应急响应机制: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对受灾客户特事特办。他克服腿脚不便的困难,指导并参与团队对重点受灾客户的实地走访查勘,确保精准掌握损失情况和融资需求。
在孙琦苏和团队密切配合下,贵阳银行榕江支行的灾后重建贷款工作跑出了“加速度”。一批用于发放工人工资、灾后周转运营的帮扶贷款资金得以快速审批、高效发放,及时为伤痕累累的榕江企业和农户送去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金融及时雨”。
风雨退去,贵阳银行榕江支行的脚步不停。在服务重建家园的一线、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前沿上,他们永远选择坚守岗位、服务人民,成为贵阳银行企业精神的生动写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唯
编辑 罗昌
二审 何欣
三审 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