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5月9日,西安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推出“博物馆月”系列活动,全市博物馆协同联动,共同营造全社会关注历史、鼓励参与探索与分享、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包括196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文化活动,将通过展览、讲座、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探索博物馆未来发展路径,以“文化+科技”助力博物馆创新发展,增进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与参与,加强国际国内博物馆馆际交流,促进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
“5·18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市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7日上午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拉开帷幕。活动当天,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将深入探讨全球时代的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还将举办展览开幕、为西安市博物馆乡村服务站连线揭牌、发布西安文博主题研学线路并启动博物馆主题打卡活动等,配套博物馆教育项目、非遗、文创展示与互动体验,让公众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展示西安文物保护利用成果,讲好西安故事。
举办主题展览33场,反映“融合”及“对话”的“美美与共”共同愿景。同时,深挖文化内涵,阐释馆藏资源价值,推动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艺术、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举办教育活动130场,统筹多方资源,通过馆校合作、研学项目、流动博物馆等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打造“唐人雅士”“对话半坡人”等系列品牌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增强优质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培育人民生活新风尚。
举办线上活动33场,依托互联网与各类新技术手段,打造“指尖”和“云端”上的博物馆线上展览活动,让公众生动直观地认识、了解和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
活动将持续到5月31日。(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潇)